站点博客

  • 必须懂的育儿法则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时常观察那些心理健康、综合能力突出、三观端正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如何互动的?家庭里出现一些特殊事件时父母如何应对的?我发现有J九条常识,是优秀的父母不但理解并且用得很到位的。 尊重成长规律、让孩子健康成长 01 归属法则 父母尽量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法则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家长们也都明白,但其实做起来


  •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要求独立,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能拥有大人一样的权利。他们在这个阶段也不再满足和局限于家庭里,开始向外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寻找志同道合,有相似爱好、话题的朋友,大量时间和朋友待在一起,寻求朋友、小团体的认可。 根据心理分析学者艾瑞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中,每阶段的生活,都可能形成个人的心理危机。上中


  • 恋爱中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I LOVE YOU 但我很担心 恋爱安全感 有时候 在恋爱中 我们特别担心失去这段关系…… 有时候在恋爱中,我们特别担心失去这段关系的时候,会把自己放在讨好的,或者是被动的位置上,这时候就会很容易失去在一段亲密关系里面的主动权,也就很容易去让渡自己的自由和底线,不断地去退让,去答应对方的一些要求,那久而久之就把这段关系变成了一段非常不平衡的


  • 烦恼最好的解药---“钝感力”

    钝感力 Suddenness 『 烦恼最好的解药』 许多人认为心理科学只是无从捉摸的一种神秘学科,实际上,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其中一种最有意思的概念就是“钝感力”(Sense of control),它可以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情绪、健康和成功。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


  • 你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吗

    “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一词是由英国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D·W·温尼科特在其著名的著作《玩耍与现实》中创造的。 在讨论母亲(或其他看护人)对婴儿需求的适应时,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母亲”一开始几乎完全适应了婴儿的需求。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很快就满足了他的每一个需求。 为了


  • 享受无聊

    BORED 享受“无聊” 孩子的无聊 无聊的意义 我们的心智,无论成熟度如何,都渴望新鲜的刺激。而无聊,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是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阻隔。它首先是一种被困住的感觉,你很想做点什么,但眼前的事情没有一件让你觉得有意思,或者有意义。它还是一种悬置的期待,你在期待着什么,虽然你不知道自己期待


  • 人际关系创伤后该怎么办?

    最近在咨询中遇到一个遭受校园暴力的来访者,他叙述说自己曾经遭受了校园暴力中的语言暴力,在学校里被孤立、被针对、被人说三道四、言语辱骂、指手画脚、还有威胁恐吓等等,他说自己那个时候是不合群的,也没有太亲近的人,感觉自己就这样被随意的诋毁,没有被当人看。 然后最近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情,就是他的感情也出了问题,爱人让他感觉不到被爱,对他冷暴力,说的话也很让人寒心。比如跟他说跟他谈恋爱就是浪费时间


  • 正念生活,获得内心的宁静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觉察。我们时不时地会陷入各种各样让自己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的念头当中。这些念头就如同一个钩子,把我们牢牢地勾住,我们努力地想要去挣脱,但却感到无能为力。并且越是感到无力,反而越是紧张、焦虑、恐惧和担心。而我们往往任由自己重复固有的、僵化的思维定势和情绪反应,却从来没有真正“看到”内心正在发生什么。 但正念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安定身心


  • 考前减压指南

    5月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到了各种大考小考接踵而至的6月。高考和中考又是对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的两次考试。考前一个月忙碌而紧张,是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的压力,常常使考生心理失衡。如果不及时进行自我疏导,摆脱不健康心理的困扰,很有可能导致考试发挥失常,没有考出好成绩。如何在考前调整出最佳状态,是备考决胜的关键所在。 为您分享人民日报整理的减压指南:


  • “跳一跳 够得着”的阶段性目标才是好目标

    阶段性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有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和厌学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长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或自我期待过高。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高目标,这些目标能带来一定的动力,但由于这些目标一时难以实现或永远不可能实现,也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挫败感,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丧失主动性、行动力,患上焦虑症、抑郁症或厌学等。那我们该怎么设定目标呢? 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指出,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