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直播】共情的魅力

2024-04-08 10:05:38

2024年3月27日下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心理工作者阚阅老师在#省心协平台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就《共情的魅力》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

01  共情能力的定义

99%的矛盾是由误会造成的,99%的误会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沟通的素质决定你生命的素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传播思想、传达情感的过程,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情感、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座桥梁,通过这个桥梁,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情感和知识,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达成共同认识或共同协议。

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共情式沟通!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情(同理心)应当看做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

 

共情是源自心理学的概念。

1909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最早提出共情一词,他认为:人不但能够看到他人的情感,还能用心灵感受他人的情感,这种情形即为共情。

195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也提出:共情是指个体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如同体验自身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

共情又称之为移情、同感、共感和同理心。是指作为咨询师一边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语言准确的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对护理人员而言,假设自己是患者,正确抓住患者的感受和所能反应隐含的意义。

共情和同情的区别

 

共情是一种态度,它表现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尊重,共情也是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他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与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共情被视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态度和能力之一。

共情不仅仅是心理活动,它是一个生理的过程。人体神经系统中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 ,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别人的情感。

当人们观察到的场景与自身的过往经历越相似,镜像神经元就越活跃;当一个人不愿意出去社交的时候,人体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衰弱,甚至遭到损坏。( 打哈欠、悲伤、笑脸)

共情的意义

使对方感到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

促进对方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相互沟通。

有助于人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发展爱心、利他、合作、尊重、善解人意等人格品质。

有助于走出自我关注,学会关注他人。

护士的共情及作用

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能站在病人的位置,正确的感知自己和病人的情绪,并能准确地识别和评价病人的情感和状况,以期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的病人,最终形成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满足病人的躯体需要和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的一种情感体验的能力。

这包括护士对病人心理的认知能力,护士对病人情绪上情感的体验能力和护士关怀和照顾病人的行为能力。

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

护士共情能力的增强,会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态的认知程度,能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病人在愉快的心情下恢复健康。

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会强化护士的关爱行为能力,这种爱将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护士的共情能力,可以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保持护士健康的情绪与情感,使护士在轻松的心境下快乐工作,快乐成长!

02  如何共情

第一步:从患者的内心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患者的内心世界;

第二步:用言语准确的表达对患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第三步:引导患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的思考。

来访者:……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从来没担心过高考,就算想,也只是估计自己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唉!想不到居然名落孙山,真是越想越不服气。今年的高考其实并不难,班上成绩中等的人都考入了大学,没想到一向佼佼者的我……我觉得考试根本就不能正确评估一个人的成绩,况且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试,这样我也就想开了,决定参加工作算了,但我的父母却骂了我一顿,坚持说考上大学才有出息,一定要我参加补习班,然后再考。和他们争了几天,没有结果,我都烦死了。

第一步:

注意倾听来访者信息中使用的情感词汇:“难过,烦死了。

观察患者的非言语信息,如患者的表情、手势、动作。

求助者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暗示了什么样的感受。

“愤怒、担忧、无奈、不被父母理解、不甘心”

第二步:

在相同程度上描绘求助者情感的形容词汇和语句:

“我感受到你现在有一点失望、不甘心,又有一点生气父母不理解你”

第三步:

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有想过考试会不及格,因此感到特别失望与难过,也有点气愤;与父母商谈后,似乎非复读不可,但是自己实在有些不甘心,内心很矛盾。你好像更希望父母理解你、支持你。

不同的共情层次:

 

第一层次:你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没有留心倾听,完全忽视对方所要表达的感受!

第二层次: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考试失败了。

聆听不准确,只了解到了对方表面的感受,缺乏情感的回应!

第三层次:因为成绩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

对对方表达的表面感受有正确的理解。但是对内心深层感受没有做出反应。

第四层次:因为考试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失望、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如何走。

理解了对方言语背后的隐藏含义,并且表达了出来,但程度把握不太到位。

第五层次: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有想过考试会不及格,因此感到特别失望与难过,也有点气愤;与父母商谈后,似乎非复读不可,但是自己实在有些不甘心,内心很矛盾。你好像更希望父母理解你、支持你。

 

最为准确的共情,理解对方表面和深层次的感受。

共情三个必要条件:

1.确实的倾听他人;

2.不只是他的话,还得包括他话中的感受;

3.必须要有反应,而反应的方式是令对方知道有人确实听到他所说的话,真正的与他共鸣。

患者:人老了就是没用,孩子们都忙工作,一年才见他们几回啊,真怕哪天自己走了都没人知道!唉……

作为他的责任护士,你如何用共情的技术进行回应?

 

良好的共情模式:情绪的确认+理解+不足之处+建议+询问(尊重)

使用共情的注意事项

 

 

 

03  共情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发现自己的感觉,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为了隐藏感觉或是抑制它,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若不能体认自己,我们就不可能收听到别人的感受。

步骤二:摆脱自我中心 学会换位思考

人们常常说“我、你、他”,“我”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人际关系处理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扮演第一个角色,就是从“自我”出发。

共情,是需要扮演对方的角色,走进他的世界,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其“真正需要什么?”“想要听到什么?”而不是“我能做什么?”   

从对方角度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对方。

步骤三: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增加对他人的了解,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 

要想准确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感受与意图,需要养成观察非言语行为的习惯,学习把非言语信息当作为了解他人的重要线索。

运用观察到的:非语言信息,传递给患者: “我感到您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您好像很生气”, “您很伤心”……

步骤四:学会共情式倾听。

倾听不仅指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音量的大小、语音的高低、音速的快慢、是否口吃等)。

认真观察对方细微的非语言信号,体察其言语背后的深层次情感,并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表达出对对方的关注与理解。

 

倾听的层面-第一层面:身体的专注与倾听

放松与自然的身体姿势,给对方以安全感;身体微微前倾,传达出对对方的专注。面对来访者,双方有足够空间敞开心扉。开放,身体姿势的开放,带动对方的心理和身体的开放;眼神接触,传达出尊重与重视。

倾听的层面-第二层面:心理的专注与倾听

 

步骤五:发现对方有负面情绪时第一时间做出“共情反射”

可以缩小彼此情感状态认知的不对称。它的内容非常简单,而且出奇有效。你一旦发现别人有情绪波动,那么就应该立刻执行下面两个步骤:

1.描述你所观察到的情绪变化是什么

2.推测这些情绪变化产生的原因

步骤六:学会共情回应

共情能力训练里面最重要,就是用什么方法来回答别人的感受,使那个人觉得你已经知道、明白和接纳他的感受了。

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改换说法是在别人想要告诉你他有什么感受的时候,你把你所听到的感受说出来。

比如:“哇!真是太棒了!没想到第一次就这么圆满!”

总而言之共情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做到:说感受、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说教。情绪中不要沟通,敢于承认错误,有耐心。

共情之所以能发挥巨大作用,并不是因为你找到了解决方案,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选择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