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儿童青少年抑郁的自我与家庭参与

2022-12-21 10:54:42

12月16日下午,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张红星教授做客#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围绕《儿童青少年抑郁情境中的自我与家庭参与》这一主题做了分享,并在线回答了网友们的问题。

 

一、认知

说起儿童青少年,人们脑海中涌出的是无忧无虑,阳光快乐,积极有朝气等。青春是美好的,是无价的,谈及青春,用尽美好的词都不为过。然而却有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人变得烦躁,不愿去上学,总感觉身体不舒服,或者做着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很多家长认为他们是“矫情”,是“作”,是“威胁”,孰不知他们正承受着抑郁的痛苦。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和抑郁是没有交集的,青少年时期即使出现抑郁也被看作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正常表现或者将其看作是“青春期骚动”。

70年代以后有学者发现抑郁症状群也可以见于儿童青少年,1980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才被看作一个诊断实体纳入我们的诊断体系中,从此开始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儿童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2.8%,进入青春期后患病率迅速增加,可达到4%-8%,并且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出现低龄化趋势。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疾病,但是误解和忽视仍然存在,大部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未被识别、未得到重视并无法得到正规的系统治疗。据有关统计,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早期识别率只有10%。

如果我们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到了80%的话,那大部分孩子可以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公众的认识,对儿童青少年抑郁有一个高度的重视。

二、表现

(一)抑共同表现

脑内有一个叫做“边缘系统”的结构,它有四大方面的功能,抑郁障碍患者表现为相应的临床表现。

1.情绪:喜怒哀乐等,抑郁障碍表现为抑郁包括临床常见的抑郁焦虑情绪等。

抑郁表现: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①不高兴,有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看待什么都觉得不值得开心;②无成就感:对自己成功完成的事件,不觉得有成就感,也没有成就动机; ③情感脆弱,莫明的伤感,想哭,易触景生情;④自卑,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焦虑表现:不安,担心,总觉有不好的事情,心烦,易激惹。

2. 本能活动:吃、喝、睡及性活动:抑郁障碍表现为一组躯体症状:睡眠不好,食欲差等。

3. 动机与意志:抑郁障碍表现为意志活动动减退,主动性有建设性活动减少,

4. 学习与记忆:抑郁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东西记不住,学习新事物就难了,“脑子不好使了”   

  • 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有下列症状清单(DSM-V)

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病人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这些症状必须是病人以前没有的、或者极轻的。并且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或者是由病人自我报告,例如,感到伤心,心理空空的),或者是通过旁人的观察(例如,暗暗流泪),注意: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表现为易激惹,而不是明显的心情抑郁

(2)在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了兴趣。或者通过病人自我报告,或者通过旁人的观察

(3)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注意:在儿童表现为缺乏正常的体重增加

(4)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不止是自我主观感觉到的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动,旁人都可以观察得到)

(6)每天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这不仅是普通的自责,或只是对自己的抑郁感到丢脸。

(8)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自我报告或者是旁人的观察)

(9)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同时,要排除双向燥郁。

如果上述症状清单满足5条且包括症状(1)和(2),病程2周以上,个体感到痛苦或学习、生活、工作因此不能如常进行,非其它原因比如器质性疾病等引起的,考虑是否“抑郁”,建议到精神专科科室或医院就诊。

(二)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特征

1. 情绪体验:伤心难过 早期体验不一定明显, 情绪表现为厌烦、易激惹、情绪不稳,突然爆发或是摇摆不定。

2. 兴趣减退、行为异常发生率高,不满意、厌学、逃学、回避社交与交流。

3.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4. 就诊率低。 结合自身年龄特点:独立要求与不成熟现实的冲突,拒绝暴露心境,求助欲望被压抑或是拒绝就诊。

三、自我与家庭参与

神经递质就是神经细胞传达信息时使用的传导物质,现在能确定的就已经不少于100种,其中与欢乐、愉快、悲伤、怒等情续有关的神经递质有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当传递快乐的神经递质减少时,会导致人容易持续关注不愉快,所以在预防及治疗抑郁的过程中,疗效是在个体参与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张教授在直播中指出引发青少年抑郁的原因很多,其中数据排行靠前的主要诱因有:学习压力、早恋、父母离异、校园暴力等。

☀大力提倡:预防大于治疗。

 

一、积极预防

⭐建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是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营造出的人际交往情境和氛围,它对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家庭成员生活及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对儿童来说,家庭是其成长的首要环境因素,因此家庭氛围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品质及人格发展。

⭐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智慧形成的过程,统筹规划的过程和合作的过程。

⭐学会合理规划学习内容

合理规划是一个意识、方法和习惯的综合体,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强化成就感。

⭐家长要学会捕捉孩子的“情绪信号”

当孩子谈论一些学校同学、影视作品等问题的时候,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思想观念和情绪信号,积极的了解孩子的认知与感受,及时给予接纳的态度和积极的引导。

 

二、诊疗过程中的自我与家庭参与

当孩子出现了抑郁表现得时候,家长应正确看待,积极干预,必要时通过正当途径进行评估与诊疗。临床诊断除症状表现外,临床还有其他一些参考标准,比如症状持续时间,是否影响到了社会功能,个体得痛苦程度等,只有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医生才具有“诊断及处方”权。

目前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疗效是在个体参与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个体参与:

1、前述的自我参与对疾病期的缓解同样有效。

2、主动求治;患心理疾病没有错。

3、相信医生;

4、相信药物;

5、相信自己;

6、积极行为;

7、创造“成就感“ ,这是动力的重要源泉;

8、尽量不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

给家长的建议:

1、识别孩子的过去、现在、情绪变化的信息。

2、积极的理解症状:青少年具备基础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什么不该,但不善于表达感受及思想,他们采取回避、忤逆等方式恰恰反映了他们的无助和需要被理解。

3、带孩子寻求正规途径的帮助。如: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7886。

4、家长以身作则的学会自我调整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对孩自的积极影响。

三、病情缓解期的自我与家庭参与

正常状态,没有症状,社会功能恢复即为好转,在此期间预防措施依然有效,虽然抑郁症属于可复发类疾病,但是好过一次就能好第二次,个人和家庭要充满信心,努力回到有成就感的生活轨道中去。回到生活轨道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困难,个体和家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个体参与:

1、防止疾病获益心理。个体自身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个获益心理,但可能不自觉存在“享受”病时被呵护与可以逃避不想面对的事情的心理状态。

2、积极调整作息、积极运动、积极应对返校生活。

给家长的建议:

1、相信孩子,减少自我焦虑。

2、不给孩子贴疾病的标签。

3、多鼓励孩子。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防重于治疗。

2、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品格和能力教育。

3、不是进到医院就上了保险,家长和本人的积极更重要。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直播回放中回看,通过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视频号主页,在主页中选择“直播回放”找到今天的主题就可以了。温馨提示:如果主页上无法找到直播回放,升级微信就可以了。

 

感谢您的浏览与关注,欢迎您点击在看,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心得感悟与大家分享,或者留言您关心的问题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