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是什么呢?

2023-02-22 11:10:02  作者:刘爽

心理防御机制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

“本我”是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只受 “快乐原则” 支配。

自我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由于现实的反复作用,“自我”不再单纯受 “快乐原则”的支配,而遵循 “现实原则”,既追求欲望的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

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

“本我”受“自我”和 “超我”的控制,“自我”在个体欲望满足过程中起中介和协调作用。但是,“自我”很难既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又符合现实原则,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为了减轻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使机体免受损失,个体就用投射作用、升华作用、文饰作用、自居作用、压抑作用等行为方式来应付挫折,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类型:

01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主要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等。

精神病性否认:对外界确实存在的事实加以否认(如,“我从来就无父无母”),所有外界现实只是为了适应内部的需要。精神病性否认可导致一个人拒绝承担自己行为上的任何责任。

妄想性投射:对外部现实的显著妄想,常带有被迫害的意义。患者从别人身上感知到了自己的感情,然后根据这种感知而产生行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见的被害妄想)。通过妄想性投射,不愉快的感觉由于将责任推诿给别人而减轻。

分裂作用:其作用是避免两个以上的矛盾内容或情感同时在意识中存在。(如,一个幼小的孩子可能会对你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两分钟后他可能又会大发雷霆:“我恨你!”)

02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主要包括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行为、见诸行动等。

非精神病性投射:指一个人将自己不愿承认的感情推诿于他人,如严重的偏见,由于无根据的怀疑而拒绝亲近别人,对外界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过度警觉等。

防御认同:通过认同作用来保护自己以对抗分离。如,用“与攻击者认同”的方式来对付自我的焦虑,保护自己。或在癔病症状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很象他最近刚刚逝世的父亲或母亲的生前的某些症状。

被动攻击行为:这是通过被动的、受虐的、或把冲动转向自己的防御方式而表达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因此这种表达是间接的,非即刻显效的。如,拖延,失败,为引起别人注意的挑衅性行为等。

见诸行动:指无意识欲望的直接表现,其目的是避免认识到所伴随的情感,如冲动的、甚至犯法的行为。

03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退行、置换、反向形成、隔离、抵消、合理化等。

压抑:是个体把一些本能的、能引起快乐的想法和欲望禁闭到潜意识中去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些本能的想法同时会招致一些其它的不快乐的体验(如,被超我所不允许或被外界现实所禁止)。压抑是无意识而有目的的遗忘,是有目的的把那些不愿感知的东西排除于意识之外。虽然被压抑的东西不能被意识到,但它在潜意识中它仍然起作用。

退行:是个体用回复到客体关系的早期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的方式来应对心理冲突的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甚至是人类的婴幼儿期会永远存在于潜意识中。

置换:把对某人或某事的、能引起焦虑的情感无意识地转移到另外的人或事上。压抑和置换常常同时起作用,压抑能够被支撑并感到安全,就是因为将压抑的体验用替代物来替代了。如,儿子压抑了对父亲的狠,转而会体验到对其他男性权威的敌意。

反向形成:个体为对抗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形成一种相反的情感或行为反应。最典型的是强迫症的症状,患者所努力追求的清洁和次序感,是反抗他对肮脏和无序的本能要求。

隔离:个体把原来相连在一起的观念与情感分离开来,以保护自我不要忍受痛苦。患者在谈论最激烈或痛苦的事情时,仍然是平静的,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可理解的情绪,而没有意识到他的情绪已经被置换。

抵消:抵消是个体用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思想或行为,来使过去的想法、话语或行动不在出现的一个防御机制。它是两个时间上出现的强迫行为,第二个行为是对第一个行为的直接对抗,如强迫症的一些重复行为和仪式化动作:在路中间放置一块石头作为一种攻击别人的行动,然后又回过头来把石头搬走以对抗和消除对别人的攻击欲望。

合理化:个体试图从逻辑上合理地解释自己的态度、反应、想法和情感体验,并寻求道德上的可接受性,而真实的的动机是他自己未觉察道的。

0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是成人常用的防御机制,在防御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个人完善以后才可以呈现出的,属于建设性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认同、升华、幽默。

认同: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

升华: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例如:有打人冲动的人,借锻炼拳击或摔跤等方式来满足;喜欢骂人,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

幽默:是指当事人面临困境时,并不转移其他人的注意力,而是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当前的困境。


作者简介

刘爽

心理学硕士

心理治疗师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工作者

擅长领域:

青少年情绪问题、个人成长。

咨询寄语:

温暖、支持、陪伴、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