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社交恐惧症

2022-12-26 08:43:33

01“社恐”VS“社牛”

 

 

今年什么词最热?“社恐”绝对算一个。在近期接触的患者中,经常会听到这个词,起初不太理解,在我们的临床范畴中,确实有“社交恐惧症”这个疾病,但是发病好像并不像现在这么普遍,甚至遍地都是,为此,后来专门去了解了一下所谓的网络新词“社恐”,这里所谓的社交恐惧者们所排斥的并非是纯粹的交往,而通常是交往被赋予的背后的工具性质的目的,诸如完成日常事务的完成、维护工作关系、提升工作技能等等。他们渴望的,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交往,剥离工具性质的交往,抛弃各种目的化的导向。”从这个角度上看,屏蔽和反抗可能才是某些人“社恐”的缘由。

与此相反,另外一个热词“社牛”也由此而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社交时不畏旁人眼光,不怕别人嘲笑冷落,随时随地都能和各种人“social”起来。这种令“社恐症”们望尘莫及的社交能力,常常制造出一种“谁尴尬我都不尴尬”的奇异氛围。但不论是“社恐”还是“社牛”都是相对极端的社交方式,真正健康有意义的社交是能够促进个人成长的,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

02社交恐惧症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呢?在最新版的教材中,社交恐惧症又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以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回避社交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焦虑恐惧障碍。临床表现上,社交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众面前可能出丑或有尴尬的表现,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在意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会更加拘束、紧张不安,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尽管患者认识到这种紧张和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仍然设法回避相关的社交场合,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自我社会隔离,对必须完成的社交充满紧张不安,并在社交时有强烈的焦虑和痛苦,脸红、手抖、不敢对视等,在尽可能完成必须的社交行为后就匆忙离去,这些回避行为可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职业功能和社会关系。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出现社交焦虑的场所多为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在他人的注视下签署重要文件、遇到异性、学校环境等。

单纯的社交焦虑或害羞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在某些发展阶段,例如青春期,或在经历诸如婚姻或职业变化等生活转变之后,这种关注可能会更加突出。当这种焦虑阻碍个人参与所期望的活动或在这种活动中出现明显痛苦时,就发展成为社交焦虑障碍。

综上所述,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是有别于网络所谓的“社恐”的,达到临床诊断的社交恐惧症的时候,一般是需要干预的,比较常用的是认知行为治疗,原则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对抗回避反应;并在此过程中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认知。必要的时候需适当服用抗焦虑药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