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博客

  • “社交恐惧症”的自救指南

    社交焦虑(又称作“社交恐惧”)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我们更熟知“社交恐惧症”这种说法,实际上“社交恐惧症”和“社交焦虑障碍症”指的是同一种心理症状。 社交焦虑个体担心或害怕的社交场合不尽相同,其共同点在于在这些场合中,个体可能受到他人的审视或评价。这


  • 别让对虫子的恐惧影响了生活

    如果你正在小树林中散步,忽然看到一只毛毛虫,你会不会吓得大声叫起来?又或者看到一只很奇怪的虫子,你会吓得想赶快逃离吗?这种反应大部分人都会有吧,并且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害怕虫子呢?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危险和伤害。虫、蛇、猛兽,是比较常见的危险来源。面对虫蛇猛兽的恐惧,经过一代代被刻画在我们的基因深处。因此,我们对于虫子、蛇、猛兽的恐惧,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恐


  • 心理咨询技能班初级班顺利结束 中级班即将启航

    2023年9月17日~10月29日,由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主办,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督导工作室及示范心理咨询室郑州言遇馨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第二期心理咨询技能提升(初级)培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依旧是受大家欢迎的资深心理师苏连轩老师主讲,内容深入浅出,互动及体验感强。 通过初级班的学习,大家对心理咨询师的行业情况、心理咨询工作内容以及如何完整的做一个咨询都有了的理解。


  • 【接纳承诺疗法(ACT)】河南中级班圆满落幕

    2023年10月28日~10月29日,认知行为疗法第3次浪潮【接纳承诺疗法(ACT)】在河南郑州开展的中级班培训课程顺利结束!本次课程由张瑞星教授主讲,学员们收获颇丰。 ACT是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里的核心疗法、中流砥柱,20世纪80年代兴起,由美国内华达大学的斯蒂夫·海斯教授(Steven C. Hayes)及其同事创立,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近50个国家在推广和应用ACT,仅在


  • 识别“冒充者综合征”

    最近心理咨询中接触到很多这样的学生:考上了很好的高中,上学才几天却开始忧心忡忡。可能很多父母和老师都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明明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自己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上了不错的高中,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去新的学校上学应该是多么充满希望和干劲的。 为什么这群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升学的时候经历情绪困扰呢? 为什么他们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赞美? 这是一种什么问题? 这种在“阶段


  • 做你自己的主人

    自卑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自我评价,能将人带入忧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中。一个自卑的人往往无法认清自己的能力,并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从而导致感觉事事不如人。 经验表明,自卑会让人丧失自信、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如果无法消除自卑的影响,人生的道路注定充满惆怅和孤寂。 “我不行”,"我会失败”,自卑的人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同时又有极强的自尊心,


  • 【直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10月11日下午,李丽老师在#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就《今天,请聚焦儿童心理健康》做了精彩的分享。 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源泉。而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开始凸显。但是,很多人对


  • 第十二期公开课《叙事疗法的双重故事》

    本月公开课是由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王春兰副教授分享。 王老师的分享从一本书开始《心理大师揭秘最古怪案例》,这是一本记载了不同寻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的书,但它的最终目的却不在此。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故事来呈现心理治疗关系,这种治疗关系让来访者和治疗师本人都发生了转变。书中的主人公虽然被迎头击来的生存难题压得难以承受,但他们却经过自身的奋战,始终如一地


  • 【直播】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9月20日下午,王发琪老师和李军凤老师在#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围绕《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内容如下: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途径有哪些? 1.2008-2017年人社部的心理咨询师从业考试,2017年考试停止; 2. 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包括中科所的培训合格证书等,认可度需要据情况而定; 3. 国家卫健委的心理治疗师,只有医疗系统的人才能参与,普及率不是很


  • 为什么小时候的乖小孩长大后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乖小孩是一种受到好评的行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观察到小时候的乖小孩长大后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乖小孩,乖小孩通常指那些遵守规则,听从成人意见、表现良好的孩子。他们往往成绩优秀、社交能力强、不惹麻烦,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梦寐以求的好学生。 然而,乖小孩并不一定就是心理健康的。长期以来,他们一直被灌输着“要做一个好孩子&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