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公园的沙坑旁,一位母亲正用木棍在沙地上书写汉字,四岁的女儿用沾满沙粒的手指努力模仿,写歪的笔画总被迅速擦去。这个充满张力的场景揭示了当代亲子教育最隐秘的困境:当我们倾注全部心血培养孩子时,是否正在制造新的心理迷宫? 一、控制的悖论:过度干预如何摧毁自主性 发展心理学中的"脚手架理论"揭示,儿童成长需要适度的支持而非完全操控。那些坚持帮孩子检查每项作业的家长,正
2025 年 5 月 24 日,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的第三批(助理)心理师注册考核工作圆满结束。本次注册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 30 余位学员参与,他们分别来自医院精神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高校心理学专业以及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涵盖了医疗、教育及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的专业讲师团队,为学员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业培训与严格考核。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立
莺啼柳绿,麦浪迎风,5月20日来临之际,又一次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历经三载时光淬炼的第三期“让爱流动-520让爱流动心理师团体成长营”圆满落下帷幕,第四期正式开启。新老学员共同参与意义非凡的结营、开营仪式,在时光的长河中注入活力的清泉,激荡出智慧的回响,宛如流动的星海,银星(老学员)的沉稳辉光与流星(新学员)的跃动轨迹交相辉映,让爱再次流动起来。 本次活动特邀河南省心理
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专业素养与能力,5 月 14 日,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应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的诚挚邀请,派出专业讲师团队,为该校辅导员带来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此次培训备受重视,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姚灵仙亲临现场,全体辅导员也踊跃参与其中。 在培训内容设置上,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安排了一系
2025年4月23日下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心理工作者闫沙沙老师在#省心协平台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就《心理自救策略,如何跳出精神内耗的旋涡》这一主题做了分享。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表现为个体对未知、不确定事件可能的消极原因或消极的后果进行反复的揣摩、思考与分析,而大量的反复思考会消耗并占用个体的认知资源,使个体感到精神疲惫,无力再完成其他的任务,出现拖延、抗拒行动等表现,进一
2025年4月24日上午,受二七区人民调解协会邀请,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蒋丽娟、李军凤二位老师一行抵达二七区政法委平安促进中心会议室,为该区优秀民调员开展心理科普专题活动,以专业心理知识赋能基层调解工作。 校园霸凌心理解析,拓宽基层调解视角 开讲前,蒋丽娟老师首先聚焦校园霸凌事件,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剖析加害者、受害者、旁观者的行为动机与情感状态。 她指出,霸凌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施暴者的自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升学校教师和心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2025年4月18日由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心身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共建共治共享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医校合作单位的教师代表及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探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新路径。 本次培训
自杀危机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话题,它触及人类情感和心理的深层。面对自杀危机,我们不仅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更需要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保护和拯救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生命。 自杀危机往往源于个体对所处困境的绝望和无助。这些个体通常认为他们的痛苦是无法摆脱和永无止境的,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其他出路,从而将自杀视为逃避困境的唯一方法。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个体的心理特质、环境压力、社交
4月10日,河南省军区郑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为进一步提升全体官兵及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特邀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培训部主任、专业心理咨询师王发琪老师到河南省军区郑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 培训会上,王老师首先以《“银龄时代”话心理》为题,讲解了老年心理学相关知识,为干休所全体工作人员呈上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 为增加培训的针对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面对任务时,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迟开始,直到最后一刻才匆忙行动? 这种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精神心理现象,表现为明知有害后果,仍然将原有,向后推迟,最终导致不良后果。本文将深入探讨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找到应对策略。 一、拖延症的心理根源 1.负面情绪 拖延症与负
联系人: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
手 机:15738868062
固 话:0371-58678856
地 址::郑州市沙口路25号(4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