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这一复杂而敏感的议题,在现代社会中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情绪、思维和行为,还可能对其家庭、工作和社交关系造成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对心理疾病的认知不足和误解,许多患者往往难以启齿,甚至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从认识到行动,是我们战胜心理疾病、重拾生活希望的必由之路。 01 深化对心理疾病的认识 心理疾病并非“
在亲密关系中,你是否常常感到困惑?有人如鱼得水般享受亲密,有人却在患得患失中反复煎熬,还有人习惯性推开靠近的温暖。 这些差异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的心理密码——依恋模式。它不仅塑造了我们与伴侣的互动方式,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童年时期与父母建立的最初情感联结。 20世纪5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孤儿院儿童,发现早期情感剥夺会导致严重的行为异常
我们每天都在与外界对话:与同事讨论工作,与朋友分享生活,与家人倾诉烦恼。然而,我们是否曾停下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心理健康,本质上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是了解、接纳和关爱自己的过程。 心理健康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比如,面对工作压力时,你是选择积极应对还是逃避退缩?遇到挫折时,你是自我怀疑还是冷静分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是情绪失控还是理性沟通?这些看似
一、延迟满足的内涵 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在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儿童提供了一个选择: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就能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那些能够克制自己即时吃糖欲望,等待研究人员回来从而获得两颗棉花糖的孩子,就展示出了延迟满足的能力。 二、延迟满足的误解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超前焦虑。这种焦虑并非源于当前的现实问题,而是对未来的过度担忧和恐惧。 超前焦虑是指个体对未来事件抱有过度的恐惧和担忧,即使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或影响有限,但依然会引发强烈的不安情绪。 这种焦虑源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失败后果的放大,与实际风险不成比例。超前
一、为什么我们总是焦虑?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常常被两种想法困扰:一是对过去的后悔,二是对未来的担忧。比如,昨天开会说错了一句话,今天还在反复回想;明天有个重要考试,现在就开始担心考不好。这些想法让我们无法专注于眼前的生活。 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天生喜欢“胡思乱想”。研究显示,我们清醒时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想与当下无关的事情。这种“走神”虽
在都市丛林的钢筋水泥之间,如果说有一扇门永远敞开着,那一定是有祖父母在的家门。在老旧相册泛黄的边角里,三代同堂的合影总泛着温暖光晕。但当现代教育理念与陈旧养育方式激烈碰撞时,那些以爱为名的祖辈关怀,可能在不经意间化作刺痛心灵的玻璃渣。 01 今天的主题源自于一个中学女孩小许的故事。如今的她可以独自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比如自己订票,安排外地旅行;自己报名,参加舞蹈比赛。但是她依旧觉得自己不够
在生活的长卷中,焦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如影随形。考试失利后的挫败、职场压力引发的烦躁、人际冲突带来的委屈……这些情绪看似来势汹汹,实则蕴含着重要的心理信号。 心理学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并非敌人,而是自我认知与成长的契机。当我们掌握科学的调节方法,就能将情绪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一、负面情绪的科学本质:大脑在“预警” 从神经科学角
智力障碍儿童音乐治疗效果评估,是对音乐治疗目标达成与否的检验,是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监督,是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效果的检测同时不可忽视测量、方法、时间、环境等问题对效果评估的影响。 音乐治疗效果的评估原则 音乐治疗进行一个疗程之后,要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评估,评估是依赖于相应的测量和评定的参数,结合智力障碍儿童音乐治疗前后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智力障碍儿童治疗效果的评估倾向于采
代偿(Compensation)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自我防御机制,指个体因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无法达成目标时,通过其他方式弥补不足,以缓解自卑、焦虑或痛苦的情绪。其核心在于“替代性满足”,既可以是积极的适应性行为(如发展新技能),也可能是消极的幻想或过度补偿(如沉迷白日梦)。 这一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后由阿德勒(Alfred Adler)深化。
联系人: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
手 机:15738868062
固 话:0371-58678856
地 址::郑州市沙口路25号(4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