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公开课:“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疏导“1234”工作法

2023-11-28 15:04:37

本月公开课是由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辅导员崔克兵分享。

 

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沿革

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的“1234”

三、心理疏导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展望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沿革

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启动部署会在京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是由王沪宁同志亲自点题并纳入2019年高校党建重点推进的十项任务。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旨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开展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践行“一线规则”,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压到学生中间,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2023年7月19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下发《关于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育部、教育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推进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

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的“1234”

 

把握一个核心: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处阶段和支撑成长资源间的差异,善意地将大学生个人心理问题描述为学生自身及周边资源无法支撑自身愿望的问题。想要真正做好学生工作,就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注重总结研究,方能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

注重两项基础:建立良好师生情感链接,主动构建教育合力

筑牢信任基础。教育是一门关系学,学生信任辅导员,有困难才会找辅导员,辅导员给出的建议,哪怕是批评教育学生也会听。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来访者信任是确保咨询实效的基础,辅导员以来访者为中心做好接纳、信任和支持,少提建议要求,若提也是以善意的、发展的、学生主观意愿上能完成的角度商讨。

承认自我局限性。辨别来访学生心理方面“病与非病”是辅导员的首要技能。参照精神科临床标准,能够转介的一定要转介到校心理中心或专业医院,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到校协助做好休、退、复学等工作。

做好三个结合:确保取得心理健康工作实效

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生活中也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的“导火索”,也是负面情绪“泛化”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秉持“焦点”解决的思路,在他们遇到的一些具体心理问题,既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来疏导,更需要通过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来解决。

辅导员要关心人、办实事,以情感人,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坚持解决个人问题与做好整体教育引导相结合。

学生个人反映出问题往往是班级管理服务的“晴雨表”、学生群体性成长问题的“温度计”,新生、毕业生、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宿舍关系、两性关系、专业认同、升学发展等问题均存在个性与共性间的联系。思考来访学生出现问题是否为共性问题,要通过主题班会、团学活动进行全面教育引导。

坚持心理教育工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应用熟练且广泛,学生们敢于在朋友圈、线上社群中“晒”生活,“秀”自我,“爆”情绪。

学生工作角度上,好处在于能从中感受学生持续状态,发现学生问题,并能快速反应并进行主动的“关心”。坏处在于对学生通过图文视频泛化负面情绪,“爆”大雷送学校上“热搜”。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在学生心理工作中的“双刃”性,用好学生干部,做好教育引导和网络监管。在重要节点可录制系列微课,回应学生关切,助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聚焦四个精准:积极构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

1. 精准宣教:聚焦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站位全院心理工作,主动担任所带班级、所在院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态,发现重点关注学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鼓励学生报名不同专题的选修课和公开课,有效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和心理力量。

2. 精准干预:聚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全过程。

一是坚持心理动态调查,定期与关键节点相结合,开展心理危机预防筛查工作,实现学生档案全程跟踪,确保“早发现”;

二是发挥“专业医院-心理中心-学院-班级-宿舍(个人)”五级“网格化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作用,系统性、精准化提升学生心理危机的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早预防”;

三是与心理咨询师定点联系学院的朋辈督导实时联动,加强医校协作,合力化解潜在风险,确保“早干预”。通过科学识别、动态追踪、实时预警、有效干预形成工作闭环。

3. 精准帮扶:聚焦特殊群体心理需求。

建立心理危机台账,分层次分类别做好特殊群体的及时跟踪、积极关注和重点帮扶。

把握“切入点”,积极宣传引导学生通过实地、网络、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咨询,全天候服务,避免心理危机;强化“发力点”,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推动学生朋辈作用发挥,定期开展辅导员重点学生研判会,制定“一生一策”帮扶方案;狠抓“关键点”,通过自评他评、心理咨询与危机排查等渠道,将筛查出的特殊群体学生纳入心理危机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出现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关心和“一站式”帮扶。

4. 精准设计:聚焦团学活动心理育人功能

抓好新生入学适应期、毕业季迷茫期等关键时期,精准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群体差异,有的放矢开展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准滴灌”。

一是创建“情绪管理”工作坊。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感受情绪、接纳情绪,为学生创建 “不教而教、不治而治”的体验式学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二是在社区内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系列活动,特别是针对封校情况开展社区广场舞、歌手大赛、摄影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形成学生社区文化“CBD”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心理疏导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展望

1、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疏导中重要思想是良医治未病,要将防范工作前置,与我们日常其他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如:活动设计中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设计思路。

 

2.书院“六位一体”育人理念

 

3.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提升

4.关注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