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我害怕,经常突然大脑一片空白……”案例访谈与分析

2014-03-27 21:01:39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2014年第一次活动侧记

论坛记者:冯俊方

2014年3月8日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春姑娘驱走冬日的寒气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国际妇女节为广大女同胞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也为广大心理师们带来了新年第一次盛宴。上午九点,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第二会议室,省心协副秘书长,郑州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张瑞星老师,将为大家讲述影心理咨询中咨询期望值的评估与调节。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张博士今天还带了一个来访者,她将通过现场的演练来阐述心理咨询中的期望值问题。

来访者是一位女性,43岁,已婚,六年前因为家中电线老化着火而受到惊吓,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担心,出汗,心慌,胸闷,全身发抖,呼吸困难等,持续约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可自行缓解,一周发作数次,发作间歇期正常,平时不敢单独外出,担心发病,害怕如果自己病了,身边无人照顾,担心如果自己死了,小孩子无人照料,所以总是担心,害怕,恐惧。如果不得不外出,口袋里必须装上速效救心丸,可实际上却从来没有吃过。二年前曾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惊恐障碍,治疗效果好,这一次是第二次发作。

张博士分别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对来访者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访谈,从访谈中我们得知,该来访者从生理学方面,有上述以恐惧为核心的症候群;从社会学方面,一是她在政府部门从事窗口接待工作,为了让领导和群众同时满意,压力很大,二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夫妻长期不和,多次闹离婚,因为后来有了孩子才暂时得以缓解;从心理学上来说,她个性要强,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同时又胆小怕事,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冲突。目前主要是害怕领导检查,害怕群众来办事,其实她害怕的也不是这些,而是害怕自己在领导检查或群众来办事时自己出现害怕的情况,不少时候都以自己头晕为由请假避开,严重时不敢出门或者一定要带上速效救心丸,喝点热茶,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严防死守害怕的到来,她害怕不是特定的人,不是特定的场所,而是自己在现场会害怕,因为害怕的感觉太让她痛苦了。

在整个访谈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张博士巧妙地运用了精神分析技术,用了不少的时间来挖掘她的童年经历,从她的童年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印痕,那就是与父亲的冲突,小时经常打她,长大后逼婚,如果不从就不要她,就打死她等,这种冲突中既有渴爱又有对抗,既有爱又有恨,两者交织一起,在她身上重复,叠加,变异,最后有可能形成了她目前的症状。

来访者离开以后,在场的心理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诊断、治疗、技术运用等方面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博士就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进行沟通与交流。最后,张博士就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首先要排除躯体上的疾病,这一点已经做过了,基本上可以排除;其次通过她的症状、病程再到严重程度都符合惊恐障碍的诊断,同时排除了其他精神障碍。张博士指出,惊恐是一种急性焦虑,常起源于童年,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常以变异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可当事人并不知道这是焦虑,没有合适的发泄渠道,潜抑到内心,最后急性发作,形成恶性的认知循环。其核心表现是不明原因的恐惧,发病急,有濒死感,一般的发作是10—30分钟,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个小时,而她则是2分钟,发作后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躯体症状突出,所以,我们需要首先排除身体方面的疾病,因为有很多躯体疾病可以引起类似的反应,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在回忆发病过程时,如果是晕厥或癫痫等躯体性疾病引起的,当事人往往记不清楚,而惊恐障碍像本案例中的来访者则对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历历在目,这点张博士提醒大家注意,当来访者的以躯体症为主诉来咨询或就诊时,切记首先要排除躯体疾病,以避免延误来访者的病情。

在治疗上,缘于它的复发率较高,惊恐障碍的彻底根治还是比较棘手的。首选的是药物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当事人的敏感性,尤其是降低躯体的感受;其次是心理治疗,本病的心理治疗可以多种心理疗法综合使用,在行为方面,可以引导当事人产生这种反应,利用交互抑制原理,让她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这样的困境。本案例中来访者每发作前均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这是其它症状群随之而来的前兆,这种感觉和后面的惊恐症状形成了类似于条件反射样的应答模式,可以通知行为治疗阻断这个反应链。同时还可以配以放松训练;在认知方面,要让其认识到这个病不会造成她的死亡,主要是对症状的过度关注,什么时候不关注了,这个症状就会得到缓解;在精神分析方面,她的童年问题突出,分析这个问题对她的影响,最后让其明白她是用变异的方式爆发了童年压抑的焦虑,如今自己长大了,完全有能力来消除这种焦虑;当然,本病也可以用森田疗法,忽视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也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讲完了这个案例,张博士话题回到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即心理咨询的期望值问题。所谓心理咨询的期望值就是来访者对咨询过程、方式、方法、结果的期望,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在咨询师这里得到一整套有用的解决方案,关于期望值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期望值过高

来访者期望咨询师在短期内有效地消除自己的症状,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希望咨询师解决自己的失眠问题,解决自己的人际关系问题,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等,跟咨询师一谈万事大吉,问题即迎刃而解。来访者的预期与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完成不符,如此来访者会有一路失望感,从而导致他们对心理咨询缺乏信心,不能坚持进行心理治疗,显然更无从谈起治疗效果。

第二种:不同层面的博弈

如在亲子关系的咨询中,家长希望其孩子按他们的要求来做,孩子反抗,他们的期望值就是通过咨询师的咨询让孩子束手就范;可是通过咨询师的了解,发现孩子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根本问题在家长身上,所以咨询师就希望通过家长自身的改变来实现孩子的改变,这是咨询师的期望值,可这两个期望之间就存在着差异。

第三种:南辕北辙

来访者要求咨询师帮他们消除症状,而心理师则要求他们放弃对症状的关注,学会与这些症状相处,这又是一对矛盾。针对这一个病人,我们的期望是,她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解决她的这种恐惧;而她的目标则是不再害怕;我们的目标是她不再担心害怕,不再关注她的害怕,因为她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家中不害怕,因为在家中不关注这种情绪,实际不,当来访者不再关注其症状时则是问题解决之时.。

张博士最后总结说,在心理咨询方面,我们一定要有对来访者全面的认识,心中有清晰的轮廓,同时要根据情况调整来访者和自身的期望值,当然,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很多,只是在此提醒大家咨询期望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整咨询期望的方法可以分解它,把来访者的期望值分解为一个个小的期望,每次针对这个小期望给他一个解决方案,让他觉得每一次的到来都有收益并产生希望,引导来访者一步步解决问题。

从本次论坛大家的发言可以明显看出各位会员的专业水平在逐步提高。看来,经过近三年来省心协的不懈努力,通过学术论坛、案例督导、技能实操等多种形式,河南省心理咨询师的整体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