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学术交流
公告信息
心理科普
入会指南
联系我们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学术交流
公告信息
心理科普
入会指南
联系我们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信息分类
不限分类
学术交流
公告信息
协会动态
心理科普
信息列表
认识与培养钝感力
钝感力是渡边淳一在他的同名著作《钝感力》中提出的概念,意为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但它不等于迟钝,而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力与内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内耗的产生 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 在精神上过于敏感的人,总是会因为一些
站点博客
2025-10-07 08:54:27
如何克服拖延心理
当你又一次刷着手机逃避工作任务,或在截止日期前通宵赶工时,是否曾意识到:拖延不只是“懒”,它正在悄悄侵蚀你的健康? 拖延并非简单的懒惰,而是复杂的心理策略。 首先是完美主义的自我保护:对自己要求过高者,常因害怕无法完美完成任务而迟迟无法开始。拖延成为保护自尊不被打击的盔甲,仿佛“未完成”比“不完美”更容易接受。 其次
站点博客
2025-10-07 08:43:24
重磅!蓝皮书分享:《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现状及康复困境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省心协平台仅做分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蓝皮书: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现状及康复困境研究》。 一起来看看详情: 研究从“预防-识别-治疗-康复”四个环节全面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现状,明晰在识别、治疗和康复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以期为青少年抑郁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对象为青少年抑郁
站点博客
2025-09-10 17:23:49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这可能是在向你自救
手机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困扰无数家庭的难题。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一旦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成绩下滑、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接踵而至。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往往采取强制没收手机、断网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却收效甚微,甚至引发更激烈的对抗。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往往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问题的表象。每个沉迷游戏的孩子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游戏世界能够提供即时反馈、成就感和社交连接,这些
站点博客
2025-09-10 17:22:38
音乐对心理的积极影响
音乐对心理的积极影响已被广泛研究,其作用涉及情绪调节、认知提升、社交联结等多个方面。以下是音乐心理的几大积极影响: 1. 情绪调节与压力缓解 提升愉悦感:音乐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快乐激素),尤其当听到喜爱的旋律时,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带来愉悦感。 缓解焦虑与抑郁:舒缓的音乐(如古典乐、自然音效)可降低皮质醇水平(压力激素),减轻焦虑;节奏稳定的音乐还能帮助调节情绪,改善抑郁症
站点博客
2025-09-03 08:30:06
孩子不想上学?这可能是他们在说“我害怕”
早上该上学了,有的孩子却躲在被窝里发抖,或是哭着说“肚子疼”。这不是偷懒,也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对——他们可能正被看不见的“心结”困住了。这种“不想上学”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经历着。让我们放下误解,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这不是任性,而是孩子在喊“救命” 8岁的小雨
站点博客
2025-09-01 15:00:39
分数之外:高考后的心理重建与自我发现
当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无数考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有人欢呼雀跃,有人黯然神伤,分数成为衡量过去十二年学习成果的一把尺子。然而,在这个关键的人生节点上,我们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考分数只是人生长卷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而非整篇文章的定论。真正的成长,始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并从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 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认知 高考放榜后的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源
站点博客
2025-07-31 17:11:21
让你觉得心理咨询师很专业的29个举动
从来访者的角度衡量一个咨询师的专业度,也许并不严谨,因为来访者对于咨询工作理解不充分,可能会把咨询师某些“不专业”的举动理解成了“专业”,而某些看来“专业”的行为也可能会被理解为“不专业”。 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关系永远大于技术。如果在来访者认为咨询师不专业、不靠谱,咨询师的专业性不被认可,心理咨询的
站点博客
2025-07-31 16:35:43
12356爆火!卫健委《心理援助热线技术指南通知》全文分享
来源:心榜(ID:psytop) 前段时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将12356设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号码。 截至2025年5月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 心理援助热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且方便、经济的服务形式,已成为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途径,在处理心理应激和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怎么接听心理热线呢
站点博客
2025-07-25 08:42:42
依恋关系:理解情感模式的钥匙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在与抚养者的互动中构建着独特的情感联结方式。这种被称为“依恋模式”的心理机制,如同隐形的行为模板,持续影响着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处理冲突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当婴儿向母亲伸出双手,当孩童躲在门后目送父母离开,这些日常互动中蕴含的情感密码,正在悄然塑造着每个人的情感操作系统。 安全型依恋:健康关系的基石 在情感回应及时且稳定的环境中,孩子会发展出安全
站点博客
2025-07-25 08:40:07
首页
上页
1/3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