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音乐治疗评估原则

2025-07-17 08:20:26

智力障碍儿童音乐治疗效果评估,是对音乐治疗目标达成与否的检验,是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监督,是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效果的检测同时不可忽视测量、方法、时间、环境等问题对效果评估的影响。

 

 

音乐治疗效果的评估原则

 

音乐治疗进行一个疗程之后,要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评估,评估是依赖于相应的测量和评定的参数,结合智力障碍儿童音乐治疗前后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智力障碍儿童治疗效果的评估倾向于采用开放式结尾、粗略式测量的方法,从各领域着手,如智力、行为、心理、语言、音乐、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进行定性与价值判断标准相结合来陈述治疗成效。

治疗师或评价者在实施测量与评估时应当遵行相应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原则,以确保治疗成效评估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治疗效果的评估原则简述

 

(1) 可信度与连续性

从技术方面来看应选择国内、外常用的、可信度高的量表,而且要与前期测量评估的量表相一致,这样才能使治疗前期、治疗过程与后期测量在同一个平台上,在同一个尺度下进行才具有连续性和实效性,测量的参数才具有可比性,才能使治疗效果的可信度得到保证。

(2)客观性

除对上述量表、评估标准的要求,在具体测量时治疗师应亲力亲为从实际出发,真实地、准确地反映智力障碍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治疗后所呈现出来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记录,不可马虎或带有偏差,从而影响测量和评价的效果。在前期目标制定时就应注意测量、评价的基本标准不可过高或过低。

(3) 整体性

鳖体性评估是指对测查对象进行全面的(不同环境下)行为变化测量,来反映治疗后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全貌。如测量的内容、评价的内容、方法及过程是否恰当,评价量的选定,选用一定的时间量等,来评价音乐行为之外的行为。除了观察、量表还可用仪器测量。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